名人堂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武林英杰 > 威海名人堂 >
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康戈武

来源:    时间:2024-02-07 15:33:27    阅读:0

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康戈武

查看:75次 出自: 青龙侠 时间:2008年03月10日
                           康戈武,男,汉族,1948年12月12日生,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现任中国武术研究院研究员(武术专业)。兼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专业教授(博士导师),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宣传部负责人,中国武协委员兼新闻发言人,国际武术联合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    康戈武出生在云南省昭通市城关。引导他迷上武术的人,是被昭通民众颂为“义侠”的武术家彭勤(1896-1979,原名耐夫)。彭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在军中任职,后因伤离队回乡。当时,年仅8岁的康戈武开始到“青官亭公园”广场,跟着随彭老师练武的人群比划。有一次学练“达摩剑”时,康戈武手中代剑的竹棍不慎飞出,正巧打在彭老师的腿上。彭老师转身看着不知所措的康戈武,捡起竹棍走到他身旁,一边递给他,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康戈武”。“是个练武的名字。”彭老师说。“可是,不能只武无文,要文武双全才好。”!    此后,每天清晨彭老师都特意绕道去康戈武家,叫上他一起去练武。休息日,则叫康戈武到他家庭院中与他的儿子们一道学习。这一学就是6 年,学了彭先生师承于四川宜宾马德胜和朱里先、郑海波、妙承师等先生传留的燕青拳(简称青拳)、五虎拳、八仙拳、梅花拳、八卦拳、犀牛照角、短打、六肘和他创编的“十二连环手”、“八大一掌劲”,以及盘龙棍、纯阳剑、达摩剑、六合单刀、梅花双刀等多种拳械及功法。在练武之余,还跟彭老师描红练字、学药疗伤。听讲古代民族英雄的故事。彭老师要学生们以“卫国为民”作为习练武术的目的。 这是康戈武在习武的启蒙时期,遇上了一位明师、一位好老师,不仅教了他武术,还教了他如何做人。                1964年,康戈武在云南省运动会武术比赛中取得多项奖牌,被调入云南省体工队武术队。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两位好老师,一位是沙国政老师,另一位是何福生老师。    沙国政(1905-1992),是山东荣城石岛人。曾拜过多位武术师父。其中,对他传授最多的是王者政、瞿树珍、姜容樵等名家。缘此,形成了沙国政泛学博通、技术全面,尤其擅长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和通背拳。     何福生(1910-1998),是河南南阳人。祖父何世昌(字玉山)擅长查拳,1923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时被誉为18武术家之一。何福生以祖传为基础,1928年,参加第一届“国术国考”时就在套路比赛中显露头角。1929年,考入中央国术馆第三期教授班,在该馆“国术救国”的思想指导下,苦练摔、打、劈、剌,广学中央国术馆开设的各门武术课程,尤其擅长查拳和摔跤术。    这两位老师一个精通俗称的“内家拳”, 一个精通俗称的“外家拳”, 一个熟悉民间武术,一个熟悉官办武术。为康戈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    “十年动乱”期间。运动队正常训练被打乱、甚至被停止。这虽然影响了武术竞赛项目的训练,却正也给康戈武创造了在练习单一的竞赛项目之外,向两位老师进行广泛学习的机会。当时由于要“战备”、“疏散”。康戈武和两位老师离开了城内的住地,“疏散”到昆明郊县呈贡机场边的平房居住。3人住在一个房间。在这里,除了早操跑步和集体学习外,个人可支配时间很多。每天凌晨4时左右,沙老师就把他叫醒,一起跑步到附近一个僻静的地方,按拳种体系练习。到6时左右,他们返回住地,参加集体早操。随后,康戈武即见缝插针抓紧时间把新学的内容整理记录下来。沙老师的教法,很讲究渐进性和条理性。教形意拳时,从五行开始,相生相克、连环、十二形、杂式捶,一点点展开。教通背拳时,他把72掌按难易程度分为三组,每组24掌,循序渐进。教八卦掌时,他把64掌编成16句歌诀,每两句8掌,依秩而教。如“刘海戏蟾龙缠腰,磨身 盘柱马撞槽。迎风使用穿袖掌,四立桩后访白袍”,这两句包含了64掌的前八掌名称。     康戈武的把他的武术人生分成三个阶段,在故乡昭通时,处于习武的“启蒙阶段”。到省府昆明——云南省武术队的9年期间,是习武的“基础阶段”。1973年北上首都求学,是习武的“游学阶段”。此后,他相继在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和研究生部攻读武术专业,其间还回运动队作了两年武术教练,之所以称之为“游学” 康戈武解释说:“其一,我离开了生长和获得武术启蒙与基础的故乡,到外地求学了。其二,北上后,已不是专从一师习练,而是跟众多老师学习。例如,北京体育学院开设了很多课程,不同专业由不同的老师任教。就是同一专业也分由几位教师执教。其中,我的研究生导师张文广教授和班主任门惠丰教授,对我的教学和指导尤多。其三,此后的学习,并非仅局限在学校的课堂内。例如,1975年北京市武术队借我去担任队长、运动员,准备迎战全运会武术比赛,就让我获得了学习吴彬教练训练法的机会。”         进入研究生学业后,正赶上开展全国性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康戈武的硕士学位论文《八卦掌源流之研究》,又是一个需要广泛深入民间武坛进行考察的课题。这都促使他四出求教。当时,为了考察八卦掌技术与其首传人董海川家乡流传武技之间的关系,他曾6次到冀中一带求教。为了考察八卦掌曾与道佛有过渊源的传说,他曾沿传说中的董海川足迹,访寺院、住道观,求教道佛武术。这段时间,给康戈武补上了“上山下乡”这一课。这重要的一课,不仅能让人从解决具体问题的努力中,学习到深入探索的方法,锻炼出踏实工作的作风,还能开阔人的眼界,增广人的见闻。经过这一课,使康戈武进入了习武经历的“钻研阶段”。                康戈武习惯于用研究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和每个问题。因此,常常把一篇学术文章、一个科研报告、一个研究课题、一部学术专著,都视为一个科研项目。虽然项目大小不同,工作程序却是同样的。一般来说,一个武术科研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可分选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资料、论证研究结果、论文写作、答辩与争鸣等6个步骤。与之相应的学习,也是6部份的内容。用这样的方法来工作和著书,其品质自是不会低的。     1990年,康戈武的专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一出版,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徐才评价说:“这本书内容丰富翔实,是把武术百科知识与实用方法融为一体的精心之作。”日本致力于武术研究的著名学者松田隆智在东京出版的《武术》季刊中,评介《中国武术实用大全》说:“此书是研究传统武术者和现代表演武术者放在座右的应备宝书,是现代的《拳经》。”    康戈武做学问,力求详实,凡有线索毕深究之,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八卦掌源流之研究》一发表,就受到同行的普遍关注。北京市武术协会八卦掌研究会会刊、日本《武术》季刊曾全文登载。香港《技击》、台湾《力与美》、美国《八卦掌通讯》等杂志进行过专题报道。《中华武术》等多家国内武术刊物,都摘登过其中的内容。    为写这篇论文,除了在武术文献和民间抄本中查阅八卦掌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外,康戈武还查阅了相关的历史书籍和历史档案。例如,清代与八卦一词有关的八卦教的档案、与八卦教有关的白莲教和义和拳的档案等。在实地考察中,除了考察和学习各家八卦掌以及与之相关的拳法外,还沿着各种八卦掌源流传说中的人物足迹进行了考察。去图书、档案馆,总是开门即入,闭馆始归。实地考察时,住过农家的热炕、大车店的通铺,也住过山洞、宿过寺院。在我步入浙东南群山,考察道教传习的“转天尊”和有关修炼方法,一直走到大海边时,他曾写下一首诗表述出了他当时的游历与心情:     朝游云海暮穿霞,千里辨源寻拳家,     酷暑毒虫扫睡意,急雨清风洗疲乏,     演武殿堂识旧艺,问道深山闻古话,     路尽峰巅踏海角,玄奥引我至天涯。    被美国《黑带》杂志评为全美十佳武术教练之一的徐纪先生不仅是位出色的武术教练,也是位严谨的武术学者。他的著作《大陆武术界访问纪行——千里不留行》一书是远涉重山大洋回到祖国,分赴众多拳种的发祥地进行认真考察后,才写成,而对《八卦掌源流之研究》中提到的考据,他几乎都进行了验证性考察。结果他很佩服在书中地写到:他 “紧守学术立场,不肯循私阿俗,只问论证是非,不畏江湖强暴。” 主要著作:《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大型专著)《八卦掌源流之研究》(学术论文)《八卦掌教程》(教学录像)





威海市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鲁ICP备170294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