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养生健身

练武须知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2日 阅读次数:2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春季练武须知

春季是一年中的萌发季节。拳家认为,此时人体亦如万物,体思动,气欲伸。练功能获得熟练技巧、增强内气的效果。春季练武应注意下述几点。

l.多在户外风和日丽的林间池畔训练。训练时间以早晨为佳。

2.在室外练习时,要注意练功前衣服足以保暖,待身体发热后,再减少衣服。不能因春天到了,练功较冬季易出汗,而在练功前就薄衣轻装。练功后,要及时增添衣服,防春寒侵人。

3.训练目的以提高技能为主。训练内容以内气练习和技术训练为主。内气练习多采用春功、行功。技术训练要注意将冬季获得的体能运用到技术中,以提高技能;同时安排学习新技术。

4.春天一到,人精神奋发,运动易于过量。因此,要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逐步提高。此外,由于冬季训练中对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训练不多,春季要逐步增加技术训练量,应防止增量过快引起损伤。 

夏季练武须知

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是夏季的三伏天。拳家讲究“夏练三伏”,利用酷暑锻炼意志,增加身体的御暑力和适应力。

就整个夏季来说,由于气温高,肌肉的粘滞性降低,伸展性增大,有利于全面展开技术训练和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但如果方法不当,则会为酷暑而伤。夏季练武需注意下述几点。

    首先,训练场地要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注意避开风口,以防风邪。不在烈日下和不通风的闷热地方练习,以免中暑。在打开电扇的室内练习,要注意离电扇远些,电扇应摇头转动,不能对准练习者直吹。训练时间以安排在早、晚凉爽时为好。
    其次,不能忽视准备活动。夏季气温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短些,内容可少些,针对性应强些,可多采取提高注意力、引起兴奋性、有专项技术性质的动作。不做准备活动就练,会因身体没有获得一定的兴奋性,而导致动作不协调,甚至引发损伤。
    再次,训练目的以巩固技术、提高技能为主。训练内容以技术的全面训练为主,兼顾重点动作和短缺环节的突破性训练。应注意根据气温,灵活调整运动量。 在气温过高的时候训练,运动量应小些,耐力和力量性练习应减少,柔韧性练习可增多。
    后次,要注意饮水卫生。一般运动中不要饮水,如出汗过多,可少量补充。如仅是渴感,可含口水漱漱嗓门,就能缓解。运动刚结束,最好不要马上喝水, 稍稍休息后,再少量多次地饮用。喝点淡盐水,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水盐平衡,喝些糖水、果汁,有利于尽快补充消耗的能量,促进身体恢复。

     最后,要注意运动后,不要马上走近电扇,也不能让电扇对着身体直吹。切忌练完后即刻进行冷水浴。

秋季练武须知

秋季是一年的收获季节。常年习武者的体能和技能亦多在此时达到本年度周期的较高水平。秋季气温渐低,秋高气爽,人体出汗较夏日减少,毛细血管的开放情况还保持夏日的余势。根据这些情况,秋季是全面训练提高技能和体能的好时期,训练内容以技术为主,同时突出力量、速度练习。运动强度可稳定在较高水平。

    由于秋凉日盛,要注意练前增长准备活动时间,练中克服补充饮料的夏日习惯,练后加衣保温。
    此外,通过以武会友、比赛等测试手段,了解自已技能和体能发展的客观水平,学习新技术,进行总结,制订出下一年度周期学习和练习计划等,也是本季度尾期一项值得重视的问题。

 

冬季练武须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是冬季的三九天。拳家讲究“冬练三九”,利用严寒锻炼意志,增加身体的御寒力和适应力。但如果方法不当,则会为严寒所伤。从自然气候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来看,冬季寒冷,人体肌肉的粘滞性增高,伸展性降低,毛孔闭藏,末梢毛细血管开放较少,由于这些原因,冬季训练应注意:  

     1.应在空气流通而又避风的向阳地方选择训练场地。风雨天、大雪天、大雾天,应改在室内训练。
    2.冬季到室外练习的时间,最好选在有阳光时。《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所谓“日出始作,日落已归”。

     3.到室外场地练习,要注意保温,鞋袜不要过紧。手、耳、面部,要涂敷防冻膏,以防冻伤。

 4.练功开始时,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活动内容须循由缓到快、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渐进安排。待身体各部肌肉、韧带、关节都能得到充分活动、内脏机能也随之得到充分动员后,才能进入正式训练内容的练习。
    5.训练目的应着眼于提高基本技能和体能,为来春全面发展技术作准备。训练内容应多安排发展体能的武术功法,兼采现代发展身体素质的某些适宜手段。其次要以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安排技术训练。技术过于复杂、难度又较大的动作应少安排些。
    6.冬季的训练量和强度可适当增加,但不要练得大汗淋漓。出汗要及时擦干。训练结束要及时换下汗湿的内衣。
    7.训练中要防久停突动。由于气温低,在训练的间歇时间毫无活动地站着或坐着,人体容易冷下来。如果再突然上场训练,容易拉伤肌肉。